
黄崇福,永利集团3044风险科学与智能保险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学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会士(Fellow)。兼任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部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刊物Journal of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JRACR)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编委,中文核心期刊《灾害学》和《自然灾害学报》编委。
曾任欧盟第七框架重大计划项目“iNTeg-Risk”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专家组成员;《天安门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评审会专家。
科学研究贡献:一是发现了信息扩散原理。依此建立了优化处理小样本的信息扩散理论和方法体系,在风险分析、工程地质评估、保险费率厘定、工业生产、人工智能、投资管理、水质评价、测绘数据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是建立了较完整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原理、用信息扩散方法提高风险分析可靠性、风险管理是国家强盛的第三块基石论;三是建立了智联网理论,并指导研究生成功研制出了九个智联网:台风灾害风险分析智联网、内涝风险分析智联网、风险雷达智联网、海洋环境风险管理智联网、地震宏观异常的智联网、风险时效性评价智联网、风险沟通智联网、信息孤岛灾情评估智联网和救灾智联;四是提出了粒态智能数学框架,以思维活动中的“概念”、“知识”和“意识”为粒,以粒可能变化的某种态势为态,建立了能“举一反三”的借鉴式粒态扩散模型,为实现从机械式人工智能(AI)向有意识AI的跨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社会贡献:创建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部”、国际刊物JRACR和系列国际会议“风险分析与危机反应国际学术研讨会”,积极推动我国风险分析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及国际交流。分别出任第一届(2004年,北京)、第二届(2006,成都)、第三届(2008,广州)、第四届(2010年,长春)、第五届(2012
年,南京)、第六届(2014年,呼和浩特)、第七届(2016年,长沙)、第八届(2018年,长沙)、第九届(2020年,天津)、第十届(2022年,北京)和第十一届(2024年,北京)“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年会”大会主席;分别出任第一届(2007,上海)、第二届(2009,北京)、第三届(2011,美国国拉雷多)、第四届(2013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五届(2015年,摩洛哥丹吉尔)、第六届(2017年,捷克俄斯特拉发-布拉格)和第七届(2019年,希腊雅典)“风险分析与危机反应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主席。
教育经历:
1990/9–1993/3,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攻读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8年9月-11月,在前南斯拉夫CKONJE市(现为马其顿首都)参加联合国主办的地震工程国际培训班。
1982/9–1985/11,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攻读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78/10–1982/7,在云南大学数学系读数学专业本科,获得学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3/3-至今,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6/8-2006/10,比利时根特大学,访问教授
2004/9-2004/11,日本东京理科大学,访问教授
2000/8-2001/8,德国多特蒙德大学,Mercator讲座教授
2000/3-2000/8,美国内布拉加斯大学奥马哈分校,访问教授
1997/5-1997/10,比利时根特大学,访问教授
1996/3-1996/9,香港中文大学,副研究员
1993/3-1995/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
1985/11-1990/9,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
近年主持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大自然灾害多层级精准救助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任务“基于空间信息扩散的救助需求与能力在线评估”(2018.1- 2021.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独立多灾种年度财产损失综合风险的信息扩散合成范式研究”(2017.1- 2020. 12)。
奖励与荣誉:
201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农业保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4年获国际风险分析学会“杰出贡献奖”
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研究。
199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模糊信息分析在地震与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1988年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近十年发表代表性论文(以时间为序):
1.黄崇福,黄云东.粒态智能数学初探.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Vol.40, N0.2, (2025), 127-144.https://doi.org/10.13299/j.cnki.amjcu.002349
2.ChongfuHua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diffusion based on self-learning discrete regress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2021, 38(2): 93-105.https://doi.org/10.3808/jei.202000439
3.黄崇福.一种评价台风风险模型可靠性的计算机仿真方法,自然灾害学报,Vol.29, No. 5, (2020), 24-35. https://doi.org/10.13577/j.jnd.2020.0503
4.Chongfu Huang. Analysis of death risk of COVID-19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August 2020, 10(2): 43–53.https://doi.org/10.2991/jracr.k.200709.002
5.Chongfu Huang. Two judging criteria to check validity of a model for filling gaps caused by incomplete geospatial dat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July 2020, 186: 109401.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0.109401
6.黄崇福.用信息扩散模型改进台风风险估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 (9): 2315-2325
7.Chongfu Huang, Yundong Huang.An information diffusion technique to assess integrated hazard risk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8, 161:104-113,
8.Chongfu Huang.Pavement model in 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risk analysis online,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Vol.23, No.3, (2017), 412-425,
9.Chongfu Huang, Tong Wu, Ortwin Renn. A Risk Radar driven by 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serving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6, 148:550–559,
10.黄崇福.自然灾害动态风险分析基本原理的探讨,灾害学,Vol.30, No.2, (2015), 1-7,
11.Chongfu Huang. 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can be a platform for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Vol.21, No.5, (2015), 1395-1409.
出版专著
[1]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2]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3]Etienne E. Kerre,黄崇福,阮达,模糊集理论与近似推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4]Chongfu Huang and Yong Shi, Towards Efficient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Physica-Verlag (Springer), Heidelberg, Germany, 2002
[5]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出版
[6]黄崇福,王家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5年2月出版
[7]黄崇福,王家鼎,模糊信息分析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2月出版